茶树作为一种植物,其祖先的出现是发生在第三纪早期古新世的进化事件,而人类有目的地采集这种树叶则是发生在新石器时代。“茶”,人在草木间,祖先在造字时,就以“草”“人”“本”的上中下结构,预言了人和茶的关系,这是天境、地境、心境的合一,在几千年漫长的岁月里,人茶俱进,生生不息。作为茶的重要起源地,陕西茶在古代史书典籍中记载甚多,周秦汉隋唐宋明清等历代的茶叶茶器历史遗存十分丰富,极为珍贵。
茶的发明始于原始农业和原始中医药。远古时期,秦岭的气候比现在更适合茶树的生长。新石器中后期,渭水上游的宝鸡姜水流域,诞生了母系社会华夏农业先知神农氏和她的姓氏继承者,在她的教化下陕西成为原始农业发源地。先民在渭水和汉水上游寻找食物的过程中,发现了一种树叶的药用价值,于是一片片有灵性的树叶,堂而皇之地融入了老祖先的汤药。晋常璩著《华阳国志》记载,汉水上游的巴子国将茶作为贡品献于居住在长安的周武王,继而至晚在西周已经成为天子与神灵沟通的巫觋之祭品。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《诗经》中,陕西周原有了“食荼(茶)”的记载。高雅的贡茶文化一路走来,古典的汉代芽茶出现在秦王宮东侧的汉景帝陵的陪葬坑。唐代茶文化至今对人们产生着深刻的影响,神奇的宋代孔雀茶使人们认知了宋代的嫩芽,神秘的茯茶始祖文化记录了民族的融合与西秦大贾的辉煌,紫阳知县征收贡茶的信票使得人们知道了真实的白茶贡茶产地。后来,茶不断地融入帝王将相的杯益和文人雅士的诗句,直至浸润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——开门五件事,油盐酱醋茶。
茶叶佳话在陕西持续上演了几千年,唐代茶事最盛,有天子好茶、《茶经》问世、始有茶字、茶始收税、茶叶外交、以茶贡赐等。皇宫清明茶宴赏赐贤臣,精行俭德之人乐在以茶修行,儒释道精髓藴涵在中华茶道之中。灿烂的宗教茶文化使得陕西佛教六个祖庭寺寺有茶,在法门寺以精美绝伦的金银琉璃和秘色茶器供奉佛祖真身舍利。长安在历史上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茶文化传播中心,朝鲜、日本遣使学习,唐以后茶成为比屋之饮,进而广为传播直至欧美洲。这些鲜为人知的史实,令人耳目一新,充满激情。
作者李三原,陕西佳县人,曾任陕西省茶业协会会长,泾阳茯茶复产研究开发小组组长,国家林业局茯茶工程技术研 究中心主任,获新中国60年茶事功勋和绿色中国焦点 人物。曾主持和参与黄帝手植柏克隆、老子手植银杏克隆、泾阳茯砖茶抢救复产、宋代孔雀茶、牡丹 历史文化、健康饮用水等诸多项目研究工作。著有陕北《白于山调査》《榆林矿业发展调查》 《秦岭白云山调査》《健康饮用水》《牡丹归来》《比较文艺与混合文艺》《陕西官茶》《中国玉文化之滥觞》 《行为中的悟性论》《国之石魂》《疇父来香》《丝路衮冕十二章纹》等著作。
《陕西茶话》全书共分为四篇十七章。
第一篇茶祖茶事起源,提出并论述了始祖茶文化,力图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展示陕西始祖茶的历史地位。同时,认为茶树的起源与茶的起源是不同的概念,并对西周巫觋之茶作了阐述,在茶学界这是一种新的观点。还对陕西皇茶及贡茶发展简史作了概略的介绍和研究,叙述了茶的历史进程和茶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,提出陝西茶的卓越内涵是:“有硒有机有文化、香高味浓耐冲泡、悠久富贵有传承”陕西茶的鲜明性格是:“高而明、古而活、厚而重,跌宕率真,泾渭分明”。
第二篇泾阳茯砖茶,接照茯茶史实发展的顺序,系统地研究整理并记录了泾阳茯砖茶的孕育诞生、发展辉煌、转移衰落、风凰涅槃的历史,全景式展示了泾阳茯砖茶的筑茶史,尤其对于茯茶的含义作了深入的研究和考析,对茯茶的起源做作了考证,以期纠正以往以讹传讹的说法。同时对于一些不同观点作了学术性的探讨,研究和分析了明清时期陕西茶叶商帮的特点与历程,比较系统地整理了泾阳茯砖茶的档案,归納总结了泾阳茯砖茶的加工工艺和传统制作模式。首次提出了茯茶单独分类的理论基础及其分类的基本原则,讨论了茯茶的品鉴与煮饮方法。
第三篇茶业茶器茶诗文,分析了唐代茶业的历史价值及其当代价值,介绍了法门寺地宫茶器研究的成果,试图解密秘色瓷茶器的秘密,探讨了宋代蓝田孔雀茶的成因和茶学方面的意义,摘录了唐代至今与陕西茶密切相关的部分诗词,也收录了作者的部分茶诗茶文习作。
第四篇附篇,研究了法门寺秘色瓷茶器具的秘色之义,探索了千年之柴窑的秘密,力图解谜天青瓷。通过对比分析讲述了茶与玉之关系,还对黑茶起源等一些历史资料中记載的茶事作了分析,提出一些初步观点,以供讨论。
《陕西茶话》是自我与自然的相知,是作者与陕西茶的对话,是茶文化与茶文明的秘语,更是茶历史与茶时代的握手。这关乎茶叶独特的地域气质,关乎茶道的哲学认知和唯美信仰,关乎茶人至高的品茗境界。从历史的角度看,在神农氏尝百草而“得荼”的秦地,其茶文化的发展史基本代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史,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华文明的发展史。《陕西茶话》记录了陕西人为陕茶树碑的历程与心愿,体现了复兴陕西茶业的心愿,陕西茶复兴曙光已经出现,包括茶历史文化延续、茶树品种培育、制茶工艺提高、销售方式拓展、提升质量与品牌,在重生中得到升华。茶香带着老祖先的体温,一路氤氲,聚上古精气,凝天地精华,以她的物质属性和文化气场,成为连接中华民族的精神脐带。丝绸之路正芳华,陕西耀世茶更香,几千年的华夏茶史在丝绸之路的起点又翻开了新篇章。
《陕西茶话》第一版问世后,受到省内外茶界朋友的欢迎,在2019中国(深圳)国际秋季茶产业博览会 上,《陕西茶话》被全国茶媒体联盟评为十大茶书之一, 有人提出将其作为陕西茶文化和茶历史方面的培训教材。随着陕西茶叶研究的新进展和历史资料的新发现, 我感到第一版的内容需要修订,增补新的研究成果,于是对个别章节略作调整,增加了陕西古茶树、陕西茶树 品种、紫阳贡茶白毛尖、唐代长安清盛魁茶店、北五省 会馆、巩昌府古道、榆林红山互市、陕西商帮特点、雅 安茶叶商帮、窑坪茶叶商帮、巡视茶马制度、陕西巡茶 御史、陕西茶马御史揭帖、钦差巡视陕西茶政、新疆茯 砖茶历史、方心芳首鉴金花、作者茶诗习作、指拈唐茶 等内容。
李三原2020年5月于西安
(以上文字来自《陕西茶话》序言,发布时有改动。)
点击上图二维码购书
作者:李三原
出版社:西安出版社
出版时间:2020年5月
目录:
修订说明
序言13
《茯茶之歌》/10
第一篇茶祖茶事起源
第一章茶与神农氏/4
一、神农与炎帝/4
二、茶祖神农氏/II
三、茶树的起源/17
四、茶叶的起源/25
五、陕西古茶树/29
六、陕西茶树品种/37
七、西周巫现茶/39
八、周原茶习俗/43
第二章陕西皇茶/47
一、大美始祖皇茶/47
二、 渭城古茶吉尼斯 /49
三、 故如甲木寺古茶 /57
四、 秦岭巴山香茗园 /60
五、 陕西茶叶品牌 /65
六、 陕西宗教茶文化 /74
七、 茶与文人雅士 /81
第三章陕西与贡茶 / 84
—•、贡茶源于西周 / 85
二、 唐代贡茶制度 /86
三、 贡茶发展简史 /89
四、 紫阳贡茶信票 /91
五、 紫阳贡茶白毛尖 /96
六、 绿茶白茶评价 / 100
七、 茶功效与冲泡法 /104
第四章茶的历史进程 /112
一、陕南茶的历程 /112
二、 汉隋唐茶风 /116
三、 唐代清明茶宴 /119
四、 长安清盛魁 /121
五、 茶礼与茶会 /123
六、 茶税与榷茶 /128
七、 茶文化传播 /129
八、 北五省会馆 / 136
九、 北方茶马古道 / 139
十、巩昌府古道 /143 十一、历代茶马互市 / 147
十二、榆林红山互市 / 156
十三、茶叶改变世界 / 158
第二篇泾阳茯砖茶
第一章泾阳筑茶史 / 166
一、 《诗经》初载泾阳 /167
二、 茯茶含义考析 / 169
三、 泾阳创制茯砖茶 /174
四、 解读茯砖茶1368 / 179
五、 茶汇丹水龙驹寨 /180
六、 泾阳畦城古渡 /183
七、 茯茶加工交湖南 7185
八、 茯茶研发与复兴/187
九、 陕西官茶问世 / 195
十、茯茶产业发展 /200
第二章茯茶商业集团 / 208
一、明清茶叶贸易制度 /208
二、陕西商帮特点/210
三、明代茶叶利润/213
四、三原泾阳茶商帮/216
五、康定茶叶商帮/221
六、雅安茶叶商帮/226
七、扬州盐茶商帮/228
八、窑坪茶叶商帮/230
九、茶务通行领袖/231
十、皇封布政司经历/232
十一、大引商人马合盛 /235
十二、安吴大富商周莹 /241
十三、裕兴重与邓鉴堂 /244
十四、茯茶企业摘录/247
第三章泾阳茯茶档案 /251
一、 巡视茶马制度 /251
二、 陕西巡茶御史 /253
三、 陕西茶马御史揭帖 /256
四、 钦差巡视陕西茶政 /258
五、 新疆茯茶历史 /263
六、 茶马金牌信符 /268
七、 驸马贩茶获极刑 /271
八、 总督改引为票 /275
九、 渭城茯茶档案 /279
十、三原茶法档案 /281
十一、佛坪厅鼎煮茶 /284
十二、民国茯茶总技术 /288
十三、陕北特区与茯茶 /290
十四、茯茶话题入考卷 /292
十五、茯茶移湘探秘 /296
第四章茯茶筑制与分类 / 298
一、传统制作模式 /298
二、 茯茶制作工艺 /300
三、 茯茶分类及命名 /304
四、 茯茶的时间约定 /307
五、 方心芳首鉴金花 /309
六、 金花生命周期 /310
七、 茯茶香气类型 /312
八、 茯散茶与茯液茶 /314
第五章茯茶煮饮与品鉴 / 317
一、 煮饮茯茶之水 /317
二、 煮泡茯茶之器 /324
三、 煮饮茯茶之法 /325
四、 选择与品鉴法 /329
五、 中西配餐模式 /332
六、 纽约茯茶啤酒 /333
七、 茯茶质量评价 /334
八、 茯茶调理作用 /338
第六章茯茶大事记 / 343
一、元末明初创制期 /343
二、 清代茯茶鼎盛期 /346
三、 民国茯茶经营期 /352
四、 新中国茯茶转移期 /353
五、 21世纪茯茶复兴期 /358
第三篇茶文茶诗茶器
第一章唐代茶业价值/383
一、茶业发展概况/384
二、文化繁荣之因/387
三、茶业社会作用/391
四、茶业当代价值/393
第二章蓝田孔雀茶/396
一、蓝田考古发掘/396
二发现北宋孔雀茶/398
三、茶叶借形孔雀石/399
四、绿茶与白茶之辨/401
五、茶叶来源考析/403
六、孔雀茶的意义/406
第三章陕西茶诗文/408
一、茶乃真国饮/409
二、茶心茶韵茶气/410
三、孔雀化茶记/412
四、唐代茶诗/414
五、宋代茶诗/421
六、明清茶诗/424
七、陕茶新诗/429
八、作者茶诗习作/436
第四章法门寺地宫茶器 / 449
一、 烹煮烘焙茶器 /452
二、 碾罗贮存茶器 /455
三、 点茶与饮茶器 /459
四、 茶器文化内涵 /461
第四篇附篇
第一章指拈唐茶 /467
一、 祥兆自天降 /467
二、 嵯峨悟空塔 /470
三、 感应舍利应现 /477
四、 玉髓佛指法会 /486
五、 安奉法门寺 /489
六、 指拈唐茶圆缘 /495
第二章秘色瓷的秘密 /499
一、 古代秘色瓷研究 /500
二、 秘色瓷研究现状 /502
三、 秘色含义之秘密 /504
四、 秘色瓷产地辨析 /509
第三章 千古之谜柴窑 /513
一、 郑州学术观 /514
二、 耀州学术观 /517
三、天青瓷解谜 /525
第四章杂篇 /531
一、 茶与玉通缘 /531
二、 道教仙遗茶 /533
三、 《僮约》之辨 /535
四、 黑茶的起源 /538
五、 骊轩城的茶与盐 /542
六、 陕甘古道罐罐茶 /543
茶仙(歌曲)/548
参考文献 / 550 |